老刀最常被提問的問題就是:「有沒有一台相機,又便宜、又好用、重量輕、畫質好,變焦幅度大………」老刀總是回答:「一分錢一分貨,一分重量一分性能」。出門時總希望自己的器材可以應付所有的拍攝主題,但是又不想背很多器材時,「偷懶相機」或者「超強多功能相機」就是大家心中的最佳選擇。

但真的有這麼方便的相機嗎?當然有,所以老刀過去寫過「一吋感光元件長變焦相機的應用」的文章,確實以目前市面上的產品,一吋感光元件長變焦類單眼相機,就是一個解答。過去老刀使用的是Panosonic FZ-1000 是最早的這類型相機,當時老刀會選擇的原因是這一台是最早擁有4K拍攝能力的類單眼相機(老刀當時想的是影片端等效焦距600mm+4K畫質,若做成HD的裁切,鳥會有1200mm那麼大….哈哈),是當時價格、畫質與方便性折衷的好方案。
那一段時間晚一點點出現的是Canon G3X 24-600mm f5.6也成為很多需要方便攝影族群的喜好,當時也推了好幾個朋友入坑,評價也很高,但是唯一的缺點就是錄影只有HD沒有4K…..所以老刀沒入坑。
隔沒多久Sony RX-10 III 24-600mm f2.8-4 橫空出世,不僅600mm 端光圈f4,亮度是f5.6 的G3X兩倍,重點就是錄影有4K規格了。後來Panosonic又出了FZ-2500與 FZ-1000 II 兩款以及Sony RX-10 IV ,所以目前市面上一吋感光元件的長變焦類單眼相機,全世界就這幾台了。
在2019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下,對全球的產業都產生了無法想像的影響,其中關鍵材料的「晶片」缺貨,對於相機、鏡頭產業也產生很大的衝擊,常常缺貨就是目前普遍的現象(老刀想買某台專業版機身整整等了10個月),連水貨(平行輸入)的都少得可憐。所以台灣目前市面上你真的能找到的一吋感光元件的長變焦類單眼相機就也只剩Sony RX-10 IV了。
老刀一直在等有沒有第五代,等了超過3年還是沒有看見新一代的曙光,再說之前,老刀的另一位友人「器材達人水雞」已經力推過,所以只好買了Sony RX-10 IV。由於是比較小的一吋感光元件,鏡頭實際焦距f = 8.8-220 mm,視角84 度(廣角端) – 4 度(望遠端)( 等效焦距24 – 600 mm,25倍)。
最近對焦距離廣角端3cm;望遠端約72cm。這一直是老刀非常重視的規格,因為會嚴重影響拍攝微距的能力。雖然更希望有1cm甚至0cm近拍,但這樣的近拍能力只輸專用的微距鏡頭一點點,已經很夠用了,而且因為鏡頭真實焦距更短,所以景深會更深,對於花朵、昆蟲拍攝,稍微縮一下光圈,就很容易有充足的景深。
長變焦鏡頭有多厲害呢?有多方便呢?從24-600mm 可以包含以下這麼多定焦鏡頭24、28、35、50、75、85、100、135、200、300、400、500、600…..一次取代這麼多,而且600mm端光圈f4真的很厲害。因為現今各大廠牌的大砲鏡頭600mm 最大光圈也就是f4了(價格350-420K),所以如果你不想帶那麼多鏡頭,這樣的變焦鏡頭真的很方便,含電池記憶卡的重量約1100g,就是適合於一機走天下相機。從景觀、建築、人像、運動、植物、昆蟲甚至鳥類,都可以靠這一台搞定多數的狀況。出門旅遊或自然觀察如果不想背負太多、太重,又想拍攝很多不同主題,那就….去找一台來使用吧~!!!
以下是老刀的各種示範照片,請大家參考看看各種拍攝狀況、需求、想法以及呈現的色彩與畫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