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學史上的重要著作(持續更新)

這邊整理了西方鳥類學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著作,並連結相關網路資源。

鳥類學與博物學發展史的論述,我主要參考 Paul Farber 與 Tim Birkhead 的著作。書籍與出版物連結以 Internet Archive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中的公有領域資料為主,人物連結以維基百科為主。對鳥類學史有興趣的人,也可參考維基百科的鳥類學鳥類學年表相關條目。以下依照時間順序條列人物與著作,出於個人需求與興趣,我排除了十八、十九世紀蓬勃發展的航行採集日誌、聚焦特定類群的專著 (monograph),以及較少被討論的地區性博物誌,並納入了經典科普、自然導向文學作品,以及鳥類標本製作的相關資料。

這些前人的成果,放在今天來看或許早已過時,既不科學也不實用。但正是透過這一連串重要著作,我們才得以看出鳥類學的演變歷程——從「民間生物知識」發展成為「博物學」的一支,再自成一門專業學科「鳥類學」,並從「關注分類」走向「野外生態研究」、「保育政策」與「賞鳥暨公民科學」。這段過程中,技術的進展、價值觀的轉變、社會環境的交互影響,以及那些最終被排除在鳥類學之外的事物,都被留存在這些著作中。

沒有一本書是獨立的存在;每一個故事都必須放在另外一些故事裡面才能活著。這些著作總有彼此影響的遺痕,當我們將之相連,會更理解人類與鳥類的關係,「鳥類學」究竟是什麼,從哪裡來,又將走向何方。

西元前 4 世紀 – 17 世紀:神話、權威與上帝的博物學時代
中世紀前的鳥類的研究尚未自成一家,大多被包含在博物學——即自然史 (Nature History)——著作中,作為動物史的一部分,內容大多是彙整古聖先賢的記述,囊括神話傳說、宗教隱喻、民間軼聞,以及個人猜想。直到十五至十七世紀,地理大發現時代使得許多異域鳥類進入歐洲,博物學家們擁有了足夠龐大的研究材料,鳥類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研究領域。這時的著作往往沒有書名與版權的概念,也常常反覆使用相同的插圖,有些書名與標題是後人加上的,網路上可能找到不同的版本。

  • 1491 年:雅各布.梅登巴赫 (Jacob Meydenbach)(出版)
    《健康花園》(Ortus Sanitatis)(維基百科)是以拉丁語寫成的百科全書,內容以草藥和植物利用為主,後半部有鳥類、昆蟲、陸生動物和水生動物的記載(也包含許多神話生物)。此書歷史悠久,有諸多不同版本,較知名的是由梅登巴赫出版的版本。

18 世紀:鳥類收藏的凝聚與鳥類學的萌芽
十八世紀下半葉至十九世紀初,博物學家們不再滿足於雜亂無章地廣納各種收藏,在林奈與布豐等重要人物的號召下,開始以較嚴肅的態度面對蒐藏。隨著歐洲列強持續的擴張與殖民,經過訓練的採集者被派遣到世界各地,與業餘博物學家、旅行博物學家們、在地協力者們一同將鳥類的標本和生態記錄帶回歐洲。這時鳥類學研究的範圍已涵蓋全世界,不過面對前所未有的巨量資料和激增的新物種,鳥類研究實際進行的場域仍是博物館,鳥類學家關注的重點還是分類學——畢竟,要先能區別異同、賦予名稱,使一個鳥種成為可被描述的對象後,更深入的生態研究才有立足之地。

  • 1770 – 1783 年:布豐伯爵 (Georges-Louis Leclerc, Comte de Buffon, 1707 – 1788)
    《鳥類博物學》(Histoire Naturelle des Oiseaux) 共十八卷,是首部涵蓋鳥類地理分布的著作。布豐自 1749 年開始出版一系列博物學著作,除了描述型態特徵,進行命名與分類,布豐也納入了野外觀察,甚至物種在不同地區和文化中的記錄。相較其他基於「自然神學」的著作,布豐開展了一套全新的「世俗」博物學,他的文章既有嚴肅的科學描述,也有兼具文學性美感的省思辯證,影響了整個十九世紀博物學的寫作風格。

19 世紀:博物學的黃金年代,鳥類學的誕生與蓬勃發展
十九世紀的鳥類學已然是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有職業專家組成的國際化社群、公認的科學研究方法、定期發表的刊物,以及明確的目標與共識。鳥類研究從地方性的個人事業,轉為國際化的科學領域。法國大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改變了歐洲的社會氛圍,許多龐大的私人收藏解體,重新匯聚成幾座主要的博物館;中產階級增長不只帶動舶來品與博物學藏品的需求,也促使更多人加入博物學的各個領域;交通、槍枝、物流系統與標本保存的技術革新,更是為蓬勃發展的博物學熱潮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在鳥類出版品方面,石板印刷術 (lithography) 的出現大幅降低印刷成本,也保留了比銅版和木刻印刷更細膩的筆觸,配有精美插圖的專著 (monograph) 與圖冊大受歡迎,成為十九世紀鳥類學最迷人的特徵。

20 世紀:從「鳥類的原理」到「鳥類生態與保育」
奠基於十九世紀逐漸完善的分類與統整成果,二十世紀的鳥類學開始從博物館走向野外。繫放、分子生物技術、雷達偵測等新的研究方法帶來了新的數據與視野,行為研究興起,生態學和演化生物學結合,迸發出許多劃時代的理論(如 Julian HuxleyEvolution: The Modern SynthesisTheodosius DobzhanskyGenetics and the Origin of Species 等,不過由於不是聚焦鳥類的研究,故在此不納入)。人類對鳥類的關懷,也從採集、收藏和科學研究,轉向保育和賞鳥活動。(以下許多書籍仍受版權保護,除非是較常被討論、已有慣用中文譯名的人物,或有中文譯版的書,不然不再為了方便閱讀給予中文翻譯,並以斜體表示。)

  • 1931 年:William Rowan (1891 – 1957)
    The Riddle of Migration 確立了日照長度與鳥類遷徙之間的關聯。
  • 1934 年:羅傑・托里・彼得森 (Roger Tory Peterson,1908 – 1996)
    《鳥類野外指南》(A Field Guide to the Birds) 是第一本為賞鳥與野外辨識設計的野外指南 (field guide)。彼得森將同一類或相似的鳥種,依照比例以相同的姿勢排列在同一頁,許多鳥種同時呈現了不同季節、性別和年紀的羽色差異,一些鳥種還額外畫了飛行版,在比較對照上非常實用。而且這本指南不僅插圖畫風清晰易懂,書本的體積也設計得十分輕便、易於攜帶,在當時大受歡迎,初版印刷的兩千本不到一週便被搶購一空。
  • 1944 年:Eric Hosking (1909 – 1991)
    Birds of the Day 是當時最熱銷的鳥類攝影集,同年出版的還有 Art of Bird Photography。Hosking 是最早以鳥類為主題的野生動物攝影師之一。
  • 1947 年:大衛・拉克 (David Lack, 1910 – 1973)
    Darwin’s Finches現代演化綜合理論 (modern evolutionary synthesis) 的角度詮釋了加拉巴哥群島達爾文雀的演化,並對島嶼生物地理學做出貢獻。David Lack 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鳥類學家之一,他關注鳥類的生活史,以野生活鳥為研究對象,改變了鳥類學收集導向 (collection-oriented) 的性質。David Lack 其他重要的著作還有 The Natural Regulation of Animal NumbersSwifts in a TowerPopulation Studies of BirdsEcological Adaptations for Breeding in Birds 等。
  • 1951 年:Erwin Stresemann (1889 – 1972)
    Die Entwicklung der Ornithologie von Aristoteles bis zur Gegenwart(1975 英譯版 Ornithology from Aristotle to the Present
  • 1961 年:Robert I. Bowman (1925 – 2006)
    Morph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and Adaptation in the Galápagos Finches (review)
  • 2000 年:Nicholas Barry Davies (1952 – )
    Cuckoos, Cowbirds and Other Cheats。Davies 重要的著作還有 Behavioural Ecolog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等。

參考書目:

  • Farber, P. L. (1997). Discovering Birds. The Emergence of Ornithology as a Scientific Discipline: 1760-1850. JHU Press.
  • Farber, P. L. (2000). Finding Order in Nature: The Naturalist Tradition from Linnaeus to EO Wilson. JHU Press.
  • Birkhead, T. R., & Charmantier, I. (2009). History of Ornithology. eLS.
  • Birkhead, T., Wimpenny, J., & Montgomerie, B. (2014). Ten Thousand Birds: Ornithology since Darwi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Birkhead, T. (2022). Birds and Us: A 12,000-Year History from Cave Art to Conserv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蒂姆.伯克黑德 (Tim Birkhead),《鸟的智慧:插图鸟类学史》(The Wisdom of Birds: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rnithology),任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二〇一九年七月。
  • 戴维.卡拉汉,多米尼克.米切尔(編),《岩画、羽毛帽子和手机:100个物件里的观鸟史》(A History of Birdwatching in 100 Objects),刘晓敏 、王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二〇二〇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