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吋感光元件長變焦相機的應用

數位相機時代的來臨,多數使用者都想要有重量輕、體積小、變焦幅度大、且品質好的相機,重點是最好價格不要太高…,每次聽到朋友詢問有沒有這樣的相機時,我的心裡總是想:這麼好的相機,我也好想要一台!XD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飛行中的黑鳶(飛行也追的到焦點) 坪林

然而為了盡量滿足消費者的這些需求,各大相機廠在數年前陸續推出了1吋感光元件的長變焦類單眼相機,且畫質幾乎都超過了2000萬畫素。其中,最早上市的應該是 Sony RX10 第一代,焦段為 28-200mm(等效焦距,一吋感光元件相機的實際焦距*2.7=等效焦距)最大光圈達 f2.8。這樣的焦段最適合在旅行途中「一機到底」,f2.8的大光圈更讓許多人眼睛為之一亮。隨後,Panosonic推出了 Lumix FZ1000 ,焦段 25-400mm (等效焦距,16倍光學變焦),最大光圈f4.0。雖然沒有sony RX10上市時那樣造成轟動,但相對低調的產品,居然納入了4K錄影的功能(第一台類單眼有4K),讓我不得不注意到這台相機。終於某一天,在熟識器材店店員的「哄騙」之下,不小心把玩了一下……結果……大家猜得到,FZ1000就這樣住進了我家的防潮箱。

有了前兩台在鏡頭望遠端焦距不斷突破的機種後,Canon 接著推出了G3X,焦段 24-600mm,最大光圈f5.6(等效焦距,25倍光學變焦)。再把一吋趕光元件相機的焦長一口氣推像600mm大關。這回,則是吸引了很多想拍鳥但背不動單眼相機的族群,幾乎全部都下手搶購了這一台。其實我當初也頗為心動,但考量到Canon並沒有把4K錄影的功能下放到這台相機,因此即便敗家如我,最後還是沒有下手購買。後來Sony 在改款RX10 的第III與第IV代時,鏡頭焦長也擴展到等效焦距 24-600mm,且最大光圈f4,比Canon G3X大了整整一格,不過價格卻是G3X的兩倍左右,所以通常是經濟條件較好的銀髮族購買。

而前一陣子,Panasonic推出了FZ1000的後繼機種FZ2500,等效焦距為24-480mm比FZ1000稍廣,最大光圈為 f 4.5,比FZ1000稍小,但最近對焦距離則從5公分提升為3公分。這對於常拍微距的我有莫大的吸引力,不過我還在「抵抗」中,畢竟降價後還要約25K,而我的舊款相機也還身強體壯,嗯,暫時不買了。

坦白說,綜合考量到便利性、價格、功能性等,我個人很推這一類的相機。雖然比起上一次跟大家介紹的的口袋相機來說,體積較大、價格也高一些,但在拍攝操作上靈活許多,拍出來的畫質也較口袋機優良。若因重量等因素無法負荷單眼相機,但又希望能能有功能較強、畫質較好的相機使用,那麼一吋感光元件的長變焦類單眼會是不錯的選擇。只要一台,就可以達成絕大多數的攝影任務。在風景、景觀、建築的拍攝上,廣角端夠寬;面對昆蟲、植物等主題,微距端(小花模式)也大致夠用;鳥類等較難被接近拍攝者,400-600mm的望遠端可以解決。一台抵很多台,省去了更換鏡頭帶來的感光元件入塵與攜帶不便的問題。照片品質若用於A4大小的版面印刷也沒問題,一般網路貼圖更是綽綽有餘。當然,若要與APS、全幅(FF)相機相比還是有一段差距,但比起1/2.3吋相機,已經提升非常多了。

至於價位,G3X、 FZ2500大約在25-30K左右,RX10-Ⅲ、Ⅳ約40-50K左右,比起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算是高價品了。但考量到如果使用的是單眼相機,每要拍攝一個不同主題,就需要買一顆合適焦段的鏡頭來說,這些一吋感光元件長變交的機種,在花費、重量與便利性上,可以說是極具優勢的選擇。

簡單說,如果你喜歡拍照,想拍的主題很多又希望畫質不要太差,然後方便性佳,但又不想投資太多費用,長變焦的一吋類單相機就是你的選擇。

以下是FZ1000在不同應用下拍攝的照片,分享給大家參考。

等效焦距25mm 台大醉月湖 廣角端的效果,與下一張相同位置,只改變相機焦段。
等效焦距400mm 台大醉月湖 請注意螫蟹花(白花)的特寫。
實際焦距16mm 烏桕果實 微距端
實際焦距13mm 鵝掌藤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粗鈎春蜓,我覺得效果真的很好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粗鈎春蜓,我覺得效果真的很好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花嘴鴨 可以數毛了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花嘴鴨 可以數毛了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小白鷺育雛 坪林
實際焦距22 mm f4 小白鷺育雛 坪林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牛背鷺 坪林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飛行中的黑鳶(飛行也追的到焦點) 坪林
實際焦距22 mm f4 台灣白芨(蘭花)帶背景
實際焦距117mm f4 台灣白芨(蘭花)特寫去背景
實際焦距146(400)mm f4 金背鳩與洞洞樓,拍攝時同時注意背景的狀況一起併入構圖的思考

再一次強調,老刀不賣器材,寫的不是廣告,是以實用為出發點的器材使用經驗分享。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