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戲水趣之偶遇溪流藍色寶石—棋紋鼓蟌自然親子趣 / 山林藪記 / 2021-09-18 / Gopro, 丁子蘭溪, 丁蘭生態園區, 丁蘭谷, 三叉坑溪, 動物行為, 戲水, 暑假, 棋紋鼓蟌, 水下攝影, 清水坑, 溪流生態, 生態, 生態攝影, 生態記錄, 自然觀察, 臺灣石賓, 臺灣鏟頷魚, 苦花, 蜻蜓, 豆娘, 雙溪河流域今年的新冠疫情帶來了「史上最長暑假」,同時也是「史上最悶」的暑假。三級警戒下,各地的旅遊景點不開放,就算有私房 […] 夏日戲水趣之偶遇溪流藍色寶石—棋紋鼓蟌 閱讀全文 »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旅遊鏡頭/懶人鏡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20-07-23 / APS-c, 全片幅, 攜帶性, 攝影器材, 數位相機, 旅遊鏡頭, 生態攝影, 生態記錄, 鏡頭試拍, 長變焦鏡頭使用單眼相機最大的困擾,就是常常需要不斷換鏡頭,尤其無反光鏡單眼相機(EVIL)相機因為少了反光鏡的遮蓋,換鏡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旅遊鏡頭/懶人鏡 閱讀全文 »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廣角微距鏡頭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20-06-19 / 微距鏡, 昆蟲, 植物, 生態, 生態攝影微距鏡頭有很多種不同的焦距與規格,很多朋友常常問老刀:「你最常用的微距鏡頭是哪一支呢?」。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廣角微距鏡頭 閱讀全文 »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野外神鏡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20-05-16 / 拍鳥, 攝影器材, 數位相機, 生態攝影, 生態記錄, 生態調查, 自然攝影, 鳥類攝影很多朋友常常問老刀:「你最常用的鏡頭是哪一支?」。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最常用的鏡頭焦段,大概就是等效焦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野外神鏡 閱讀全文 »
生態攝影中的入門長炮 5 則留言 / 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20-04-12 / 大砲, 拍鳥, 攝影器材, 生態, 生態攝影, 白琵鷺, 野外神鏡, 鳥類, 鳥類攝影, 黃尾鴝鳥類攝影需要望遠鏡頭,也簡稱長鏡頭,最基本的焦距長度為300mm,多數鳥類攝影者的入門鏡頭,通常為400mm。 生態攝影中的入門長炮 閱讀全文 »
生態攝影中的使用最多的微距鏡頭—百微 發佈留言 / 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20-02-16 / 兩生類, 微距鏡, 昆蟲, 植物, 爬行類, 生態, 生態攝影, 生態記錄, 蜘蛛老刀攝影歷程中,百微是使用率最高的鏡頭,究竟拍哪一些主題,會使用「百微」呢?其實,只要是「近拍」或是拍「小東西」都一定會用到。最常拍攝的就是植物、植物細部特徵、兩棲類、爬行類還有昆蟲,幾乎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百微」拍攝。 生態攝影中的使用最多的微距鏡頭—百微 閱讀全文 »
半日溪頭自然漫步生態雜談, 自然好好玩, 自然親子趣 / 山林藪記 / 2020-02-13 / 冠羽畫眉, 山櫻花, 木構造, 林業, 柳杉, 森林, 森林浴, 森林療癒, 樹鷚, 橿鳥, 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猛禽, 生態, 生態攝影, 生態旅遊, 生態記錄, 藪鳥, 親子遊, 賞鳥, 野生動物, 銀杏林, 銀杏橋, 青紋絲蟌, 鳥類, 黃尾鴝做為森林系畢業的學生,溪頭是我們在熟悉不過的地方。從大學時代的營隊活動、林場實習,到研究所的調查、研究工作,一 半日溪頭自然漫步 閱讀全文 »
高CP長鏡頭-Sony FE 200-600 mm F5.6-6.3 G OSS 隨測 發佈留言 / 羽林工作雜記, 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19-11-19 / 人工濕地, 生態, 生態攝影, 生態記錄, 白琵鷺, 社子島, 自然攝影, 自然觀察, 賞鳥, 野生動物, 鳥類, 黑翅鳶年底工作忙碌,雖然添購了新器材,但也只能忙裡偷閒地趁著工作之便隨拍。兩段簡短的文字與照片,記錄野外所見所得,與 高CP長鏡頭-Sony FE 200-600 mm F5.6-6.3 G OSS 隨測 閱讀全文 »
環境教育講座分享 ~ 環境教育活動/課程規劃與設計活動分享與記錄 / admin / 2019-10-02 / 濕地, 環境教育, 生態, 生態專業, 生態志工, 生態攝影, 社子島社子島濕地河濱生態志工隊每個月的志工增能課程,由於難得邀請到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的劉冠妙-妙妙老師來分享「環 環境教育講座分享 ~ 環境教育活動/課程規劃與設計 閱讀全文 »
生態攝影中的小砲 – 70-300mm鏡頭 發佈留言 / 老刀攝影研討室 / 老刀 / 2019-08-12 / 攝影器材, 生態, 生態攝影, 生態記錄, 自然攝影, 自然觀察, 野生動物, 鳥類生態攝影中會用到的鏡頭種類很多,從50mm 標準鏡頭往上或往下,分別是望遠鏡頭與廣角鏡頭,隨著時代進步,各種鏡 生態攝影中的小砲 – 70-300mm鏡頭 閱讀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