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廣角微距鏡頭

微距鏡頭有很多種不同的焦距與規格,很多朋友常常問老刀:「你最常用的微距鏡頭是哪一支呢?」。這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不同焦距的微距鏡頭,使用方法不同、拍攝主題不同、透視不同還有景深也不同。所以,只好買下各種不同焦段的微距鏡頭,用在需要的狀況。這也就是敗家的….緣由。

老刀攝影研討室—生態攝影中的野外神鏡

很多朋友常常問老刀:「你最常用的鏡頭是哪一支?」。這其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最常用的鏡頭焦段,大概就是等效焦距24-70mm f4、100-400mm F5.6以及100mm微距鏡頭。通常出野外這三支鏡頭大概是背包裡一定有的,當然如果背包有空間、也能背的動,還會根據需求帶另外的鏡頭。

生態攝影中的入門長炮

鳥類攝影需要望遠鏡頭,也簡稱長鏡頭,最基本的焦距長度為300mm,多數鳥類攝影者的入門鏡頭,通常為400mm。過去手動對焦鏡頭的年代,Nikon有一支400mm f5.6 ED的長鏡頭,因為體積小,價格也相對不是太高,早期拍鳥入門,選擇不多,這支鏡頭因此成為多數人的選擇。

生態攝影中的使用最多的微距鏡頭—百微

老刀攝影歷程中,百微是使用率最高的鏡頭,究竟拍哪一些主題,會使用「百微」呢?其實,只要是「近拍」或是拍「小東西」都一定會用到。最常拍攝的就是植物、植物細部特徵、兩棲類、爬行類還有昆蟲,幾乎絕大多數都是使用「百微」拍攝。

高CP長鏡頭-Sony FE 200-600 mm F5.6-6.3 G OSS 隨測

年底工作忙碌,雖然添購了新器材,但也只能忙裡偷閒地趁著工作之便隨拍。兩段簡短的文字與照片,記錄野外所見所得,與大家分享 其一 看著遠方的黑翅鳶,慢慢飛過河面,停在他常常停棲的苦楝樹上,但他老兄一時不察,下面有兩隻喜鵲一直對他叫囂,然後就衝上去….一直一直一直追到我的望遠鏡看不到為止。讓我想到成語「虎落平陽被犬欺」…….

生態攝影中的小砲 – 70-300mm鏡頭

生態攝影中會用到的鏡頭種類很多,從50mm 標準鏡頭往上或往下,分別是望遠鏡頭與廣角鏡頭,隨著時代進步,各種鏡頭一直推陳出新,品牌、型號只能說族繁不及備載。而攝影圈最常用的三種鏡頭,則被簡化稱為大三元或小三元。 大三元、小三元通常是指規格為16-35mm、24-70mm及70-200mm 這三個焦段的鏡頭,「大」與「小」指的則是鏡頭最大光圈為f2.8或f4的差異。若要買齊原廠的大、小三元鏡頭,大概 […]

適合自然攝影的1吋感光元件隨身機

手機相機強勢來襲的年代,消費型數位相機DC快速地沒落,銷售量一跌千里,存活下來的幾乎都是長變焦(20倍以上)或大感光元件的機種。目前DC市面上常見的感光元件尺寸主要有兩種:1/2.3吋(8.8*6.6mm)與一吋感光元件(12.8*9.6mm)。1/2.3吋因為面積小,容易做成高倍率變焦,但影像畫質較差;一吋因為面積較大,鏡頭鏡片組體積需要跟著增大,但影像畫質較佳。(順帶一提:所謂的全片幅相機,就 […]

五色鳥的自助餐廳—雀榕

五色鳥對於食物相當不挑剔,無論是各種漿果、各類昆蟲只要能獲取,都可以成為牠們的食物。所以普遍分布於全臺灣海拔2500公尺以下的森林環境,當然牠們也相當適應都市生活,公園、校園與行道樹,只要有一小群樹木的地方幾乎都可以見到牠們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