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社子島,社子島生態生態雜談, 羽林工作雜記 / 山林藪記 / 2021-02-03 / 人工浮島, 人工濕地, 公民科學家, 台北市政府水利處, 小水鴨, 小環頸鴴, 島頭濕地, 新北市政府高灘地管理處, 東方澤鵟, 棲架, 水鳥棲地, 淡水河同步鳥調, 淡水河流域同步鳥類調查, 濕地, 琵嘴鴨, 生態調查, 田鷸, 磯鷸, 社六濕地, 社子島, 社子島濕地, 荒野保護協會, 青足鷸, 鳥類調查, 黑翅鳶文、圖:山林藪記、游玉鈴 2016年,台北市政府透過i-Voting,在3成5的投票率下的6成贊支持,定調「生 […] 生態社子島,社子島生態 閱讀全文 »
稀有種、瀕危種與保育類(3/3)— 保育類生態雜談 / 山林藪記 / 2020-12-29 / CITES, IUCN, 保育類野生動物, 冠羽畫眉, 大貓熊, 大食蟻獸, 山櫻花, 環境教育, 生態, 生態保育, 白耳畫眉, 穿山甲, 紅尾伯勞, 紅皮書, 華盛頓公約, 野生動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 鉛色水鶇如果說稀有種偏向地區觀察所累積出來的經驗,而瀕危種是根據既有資料作科學性、標準化的評估,那麼保育類就是經營管理 稀有種、瀕危種與保育類(3/3)— 保育類 閱讀全文 »
稀有種、瀕危種與保育類(2/3)— 瀕危種生態雜談 / 山林藪記 / 2020-12-29 / IUCN, Red List, 熊鷹, 紅皮書, 野生動物, 鴻雁, 黑面琵鷺既然說對臺灣而言「稀有」的物種,不代表族群量就低,那麼瀕危的物種族群量總該不多了吧?整體而言是的,但是也沒有我 稀有種、瀕危種與保育類(2/3)— 瀕危種 閱讀全文 »
稀有種、瀕危種與保育類(1/3)—稀有種生態雜談 / 山林藪記 / 2020-12-29 / 北海道, 尺度, 拍鳥, 生態, 生態保育, 紅尾伯勞, 紅頭伯勞, 賞鳥, 黃眉凰鶲最近這幾年,時常能在新聞媒體的版面上看到「稀有、瀕危保育類的XX鳥現身臺灣…」的消息。一直以來冷門 稀有種、瀕危種與保育類(1/3)—稀有種 閱讀全文 »
冬陽下的兇巴巴的灰鶺鴒生態雜談 / 老刀 / 2020-12-14 / 動物行為, 植物園, 灰鶺鴒, 自然觀察, 鏡面, 鳥類行為連續下了三至四週的小雨及綿綿細雨,人心都發霉了……..確實北台灣冬日的天氣本來就應該這樣濕濕冷冷的,終於等到了 冬陽下的兇巴巴的灰鶺鴒 閱讀全文 »
連結山與海的頭城搶孤-2016年棲蘭山伐採紀實森林大小事, 生態雜談, 羽林工作雜記 / ChungYen / 2020-09-08 / 國產材, 搶孤, 柳杉, 森林, 疏伐, 羅東林區管理處, 頭城在公司執行過的專案中,有一件專案跟農曆七月有很密切的關係… 連結山與海的頭城搶孤-2016年棲蘭山伐採紀實 閱讀全文 »
跟著小小遊花東(2)~吃野菜這件事生態雜談, 跟著小小去旅遊, 里山日常 / 湯 小小 / 2020-08-01 / 原住民, 原民文化, 噶瑪蘭族, 新社社區, 植物, 民俗植物, 瓦氏鳳尾蕨, 社區參訪, 自然旅行, 花東旅遊, 葛瑪蘭族, 部落, 里山, 食農教育採集是人類最早的覓食方式,直至今日雖然農業發達,但是原住民的採集文化仍普遍存在,完全符合當季當地、有機無毒,堪 跟著小小遊花東(2)~吃野菜這件事 閱讀全文 »
澎湖行腳—徒步環島Day1生態雜談 / wacowyau / 2020-04-28 / 徒步環島, 植物, 海洋, 澎湖, 珊瑚, 環境教育, 螃蟹曾聽之前的同事提過他徒步環島的經驗,讓我羨慕不已,在2月份時,得知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舉辦了澎湖海 澎湖行腳—徒步環島Day1 閱讀全文 »
2019冬,屏東港口、社頂、恆春社區參訪活動分享與記錄, 生態雜談 / ChungYen / 2020-04-22 因爲專案工作內容規劃,在2019年底我們從花蓮出發,沿着海線,經過南迴公路,到屏東的港口、恆春社區參訪學習。說 2019冬,屏東港口、社頂、恆春社區參訪 閱讀全文 »
野地的驚喜—蘭花 發佈留言 / 森林大小事, 生態雜談, 跟著小小去旅遊 / 湯 小小 / 2020-04-09 / 森林, 植物, 環境教育, 生態, 綬草, 腐生, 蘭花, 附生小時候,臺灣曾經歷過好幾段蘭養的風潮,有人一夕致富,也有人傾家蕩產。家父喜歡種國蘭,但僅止於興趣,從未當做生意 野地的驚喜—蘭花 閱讀全文 »